今年初,ChatGPT横空出世,立刻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进化速度和颠覆性的改变,迅速催生各行各业新业态、新方式和新场景,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经济、社会的历史演进模式。
(资料图)
一个崭新的数字智能时代正拉开帷幕。
玩的就是全要素组合牌
“生成式人工智能”代表着未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其成功的背后是劳动力、资本、数据、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高效协同与高水平配置,即:
1.跨学科、高水平、创新型的“劳动力”投入。
2.高风险、高收益、可持续的“资本”投入。
3.超维度、高质量、高价值的“数据”供给。
4.强泛化、深结构、自适应的“技术”算法处理。
5.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的“技术”算力支撑。
人们在欣赏之余,不由发问: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全球第二,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体系、海量数据应用场景和巨大数字化发展潜力。但类似ChatGPT这样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什么没有首先发生在我国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当前,我国数据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技术被卡脖子、人才红利挖掘不充分、资本无序扩张等关键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特别是各界对数据要素这一新生事物的特性和运动规律的把握需要一个过程,各地区积极改革实践,不断取得突破,但也面临数据理论、数据能力、数据话语“三大困境”,处于爬坡过坎阶段。
出现两类倾向:
1.“左倾”:超越客观实际、搞形式主义、拍脑袋盲动蛮干。
2.“右倾”:看不清、拿不准、等等看、不敢干。
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1.防止左:就是避免像大跃进这种盲目发展。
2.警惕右:就是避免思想保守、不思进取、固步自封。
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也许很多人会习惯性从文化、制度、体制、机制、组织等“上层建筑”层面寻找答案,但我们认为,应从“经济基础”层面,特别是“生产关系”深层面寻找破题之道。
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深入推进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
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产业革命,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共享开放、协同共生、数实融合成为数字化发展的主基调。
把握百年未有大变局之“变”,就必须深刻认识数智化社会化大生产之“大”,它已经远远超越前三次产业革命,需要重塑共建共享共治共用共赢的生产关系来适应数据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变革。
要深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解理论困境、能力困境和话语困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促进全面高质量发展,牢牢掌握我国数字化发展“主动权”、国家数字竞争“话语权”。
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
1.数据跃进。“人有多大胆,就有多大产”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拍脑袋给出目标额度,使下面很难办。老是要数字,天天统计,天天上报,横竖就是那样,你瞎指挥,我就乱报,结果就浮夸起来了,一点也不实在。
2.数据泡沫。“阳光下的泡沫是彩色的”,互联网的泡沫数据不是虚假数据,其内容本身价值不高,但在整体数据中占比很大,将影响人们的认知和决策,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价值取向。数据估值虚高,易引发泡沫,存在数据洗钱风险。
3.数据迷雾。在“数据手工艺”到“数据工程”演进中,因数据缺乏治理或本身有杂质、有污染、有假冒伪劣等,或者人工智能算法有问题,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地基不牢、地动山摇”,相关结果会将人们引向歧途。
4.数据危机。二十二年前,引发金融危机的是互联网泡沫;或许二十二年后,引发金融危机的是“数据泡沫”。未来可能因数据要素化成功,而产生大量的数据衍生品,在市场上“量化”交易引发新的“数据危机”。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18 置顶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21032478号-3
邮箱 : 897 18 09@qq.com